马未都在当今中国,提起古玩收藏,大家不由地会想起一个人——马未都。可以这么说,“古玩行”就是马未都,马未都就是“古玩行”,他是公认的当代中国古玩界头号代言人,被业界尊称为“马爷”。
观复博物馆简单了解下马爷的履历。马未都出生于1955年,祖籍山东荣成。早期供职于中国青年出版社,发表文学作品百余篇。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,收藏中国古代艺术品,包括陶瓷、古家具、玉器、漆器以及金属器等。从1992年开始,陆续出版了《马说陶瓷》《明清笔筒》《马未都说收藏》等多本文化艺术类图书。1997年创立了新中国第一家私立博物馆——观复古典艺术博物馆。2007年正式更名为:观复博物馆。2008年参与央视《百家讲坛》栏目,传播收藏文化。此后,他还在多个平台说收藏,备受关注,在弘扬传统文化,保护、研究文物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。
观复博物馆 紫檀展厅观复博物馆 金器馆关注马未都的人都发现一个问题,他很少谈论书画,也不收藏书画,除了观复博物馆里,起点缀作用的几张当代人的油画,好像没见到国画和书法。人们不仅猜测其中的原因。
观复博物馆 造像馆关于“专业”说。
我们知道,马未都起家靠的是四处“捡漏”民间的瓶瓶罐罐,再加上赶上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,关注字画的人比较多,古代器物很少有留意,所以,像马先生这样的,有眼光,心眼多的人,轻轻松松就能白捡、或低价淘到很多好东西,甚至是价值连城的宝贝。所以,那个年代,马未都经常全国各地跑,到乡下收货淘宝,凭借聪明的脑袋,还有文玩大师王世襄的指导,可以说无往不利,暨收获了财富,又练就了一双慧眼。那时的书画其实也不贵,但关注的人相对较多,空手套白狼的机会很少,所以他也就避开了这一块。
张大千 作品关于“标准难定”说。
马未都曾经在一档电视节目中谈到他为什么不收藏书画,是缘自他年轻时的一次经历。当时,围绕一张古画,几个鉴定大腕出现了意见分歧。徐邦达先生说那张画画得如何如何好,确定为真。可另外一个同级别的鉴定大家却说这画假得没边,他顿时就愣了,同一张画摆在那里,两位大师级的鉴定专家却给出了截然不同的鉴定意见,可见他们各持标准,不能统一。后来,浙江拍卖了一幅张大千的画,徐邦达先生又跟谢稚柳先生杠上了,一个说真,一个说假。这些经历,让马未都只好对书画敬而远之。
东晋 顾恺之 作品(局部)关于“栽跟头”说。
马未都曾经收藏了一张顶级作品,因为十分珍贵,他从不轻易示人。他想等博物馆建成后,用来镇馆。他收藏的这幅画,是东晋大画家顾恺之的作品。博物馆开馆后,他邀请故宫的几位专家前来参观,顺便“炫耀”一下这件宝物。没成想,走到画前,那几位专家都皱起了眉头,马未都见状,马上明白自己被“打眼”了。这事要是换作别人,肯定懊恼不已,但马爷却很淡定,笑眯眯地打趣说:“这下我放心了,可以挂在房间欣赏了,再也不怕弄坏被偷了。”因为对字画鉴定不专业,非自己长项,所以,看走眼他也认了。
东晋 顾恺之 作品(局部)马未都除了是一个古玩收藏大家,同时他也是位精明的商人。他知道有所为有所不为,在中国书画拍卖市场进入亿元时代后,书画离“收藏”的意义越来越远,更多的成了资本竞逐,是财富顶端上的人偶然玩得起的金钱游戏,所以,他才不会跟风这种虚无缥缈的事情,自然也就疏离了书画领域。
举报/反馈